当小粉丝长成了情怀党,国内球星卡市场剑指百亿

一个地区球星卡文化的发达程度,与当地体育产业、体育IP的发达程度成正比。



《共同体》是中国之声决胜时刻联合体育大生意推出的体育商业主题对话节目,以“求同存异,聊聊大家共同关心的体育热点话题”为口号,每周一期,逢周五晚上10:00于中国之声《决胜时刻》栏目期间播出。


3月底,天津海关缉私局组织开展打击“球星卡”走私专项行动,在北京、上海、山东等多地海关缉私部门的配合下,成功破获“球星卡”走私系列案件,共刑事立案24起,案值3.8亿元。巨大的涉案金额侧面反映出国内球星卡市场势头火热。2024年4月5日,第155期节目讨论国内球星卡市场发展动态。参与的三位“闲话者”是中国之声记者张闻,奇卡文化CEO徐寅初,体育大生意大湾区总监谭力文。



本文为本期节目内容精华摘录。


01

用卡牌链接体育迷与球星


张闻: 本期节目的引子是一条法制新闻。天津海关缉私局组织近期开展了打击“球星卡”走私专项行动,相关球星卡走私案件刑事立案24起,案值达3.8亿元。这个涉案金额令我有点震惊,球星卡的价值是不是也在不断突破人民的想象?合法的球星卡购买途径有哪些?这门体育衍生品的生意经应该怎样念?


首先我要承认,我完全是球星卡的小白。我理解的球星卡就是“体育明星作为主题的盲盒”。早期球星卡好像是以体育杂志赠品甚至干脆面零食赠品的方式传播的。徐总,您又是怎样接触和理解球星卡呢?


徐寅初: 我最早接触球星卡也是小时候吃干脆面的时候。这种收藏品形式历史颇为悠久,从1919年在国外出现开始,到现在已经一百多年历史了。我理解的球星卡是一种体育收藏品形式,把运动员在赛场上的状态与激情,以开篇的形式呈现。


后来随着市场演变,球星卡增加了更多玩法。现在比较流行的方式赛事把运动员穿过的衣服、鞋子或者帽子镶嵌到卡片里,或者卡片上带有运动员的亲笔签名。这一类卡片自然是限量发行的,其收藏性和价值会更加高。


张闻: 发售的形式是不是仍然是随机抽卡?如果我很想要一张卡、或者我的一套卡片中就只缺了一张,但我还是要像盲盒那样抽卡?


徐寅初: 玩家一手买卡几乎都是这种形式。现在最小的卖卡单位是包,一盒卡里面通常有10包或者20包卡。


2022/23赛季欧冠球星卡卡盒

图:亚马逊


张闻: 真像著名电影台词一样,“人生就是一块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块是什么味道。”力文也玩卡吗?


谭力文: 我算是一名入门玩家吧。我自己喜欢篮球,主要收集的也是篮球球星卡。作为入门玩家来讲,我既会买一些基本卡包,也会专门去在二级市场搜集是不是有我特别喜爱的明星的卡。


张闻: 徐总,力文的入坑方式是不是比较有代表性?球星卡消费者的画像首先是一名球迷,不是球迷的话就不如花这么多精力收集球星卡。


徐寅初: 一定是这样的。球星卡带给集卡者的主要意义在于,给他们提供一种情绪价值。我喜欢某位球星,那么当我拿到一场有关他的球星卡后,我会有一种满足感,甚至感到和这位运动员存在某种链接。例如我喜欢的是詹姆斯,收集詹姆斯的卡很多年了。我收集的各种詹姆斯卡就能带给我拉近与偶像距离的感觉。


02

集卡的故事


张闻: 徐总,可以介绍一下您的藏品中最有故事的卡吗?


徐寅初: 前两天我收到一张个人比较满意的卡,在社交网络上也很高兴地分享了。卡片上的运动员是华裔网球名将张德培,活跃在大概我念小学的时候。在国内还是以足球、篮球较为普及,网球卡相对稀少。这张张德培卡后勾起了我小学的回忆。小时候父母也给我报了网球班,带动我认识到张德培这位很有特点的球员。他身高不算高、跑得不算快、力量不算很强,但可以达到世界排名第二的高度,仅次于桑普拉斯,还拿到过大满贯。他的成就给了小时候的我带来了鼓舞的力量。


张德培球星卡

图:徐寅初


所以之前在平台上看到这张卡的时候,我毫不犹豫地拍下来了。虽然价格不算很低,但我觉得值得为情怀埋单。


张闻: 力文,咱不跟徐总比卡片价格呀,哈哈。您自己收的最喜欢的卡是哪一张?


谭力文: 我自己收集的卡谈不上有故事,不过我是所谓“颜值党”,所以我最喜欢的那张卡,是一张设计美感比较好看的卡。所谓美感主要在于卡片上的球星图片的选择,例如他的动作够不够舒展潇洒,或者是不是一个很有冲击力的进球时刻。


在我的卡牌里面,我最喜欢的同样是一张詹姆斯的卡,卡片配图是他剪刀脚扣篮的造型。照片中是一个仰拍视角,更加凸显出他这个动作的优美。


詹姆斯球星卡

图:谭力文


张闻: 徐总收集的球星卡中有中国运动员吗?


徐寅初: 有的。而且我们奇卡文化还参与制作了由中国体育报业总社有限公司发行的产品,包括了200余位奥运冠军、世界冠军的明星卡,里面有很多国内知名运动员。


张闻: 帕尼尼也出过姚明、武磊、张伟丽的卡。可见除了国内卡牌公司关注中国运动明星,国际头部发牌机构也会做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运动员的卡牌。我还记得有张姚明卡把姚明个人红酒品牌的瓶塞切片放进去了,就像徐总刚才所说,通过与球星关联的产品嵌入卡牌,增加收藏者与球星链接的感觉。


03

国内市场已超26亿


张闻: 往期《共同体》节目也聊过体育藏品的话题,当时提到了最贵体育藏品拍卖价由马拉多纳的“上帝之手”球衣创造。球星卡的交易额是不是也很高?


谭力文: 是的,现在体育藏品的新天价就是由球星卡保持。苏富比之前拍出一张1952年发行的棒球明星米基·曼特尔的卡片,价格1260万美元。


张闻: 折算成人民币接近1亿了!


谭力文: 整个球星卡盘子也很大。有些机构估计整个球星卡市场的规模超过100亿美元。


张闻: 艾瑞咨询在2023年12月也发布了对中国收藏卡市场的研究报告。2022年,中国球星卡单单是在一级市场的规模就超过26亿元,同比增长72.2%,预计到2025年达到接近100亿的水平。2022年的保利拍卖春拍中,球星卡首次成为拍卖品,总成交额达到944.84万元,成交率近95%。我还是想说,我个人对这些数据感觉非常惊讶。究竟球星卡为什么值这么多钱?


2022年中国球星卡市场达到26.4亿元

图:艾瑞咨询


徐寅初: 您提到保利春拍,他们还有秋拍,我都参加了,的确体会到球星卡吸引了很多所谓高净值人士。我对此的理解是,这是近几年全球体育付费市场升级的一种表现,尤其是对于高净值人士来说,多元化的体育付费产品让他们开始接触并关注球星卡。另外还有一些人,可能是把球星卡视为投资品。


张闻: 《共同体》过去做过有关炒鞋的话题,现在球星卡二级市场是否也有炒卡现象?


徐寅初: 有相对小百分比的人在做这种事情或者抱有这种目的,通过买进卖出球星卡来赚取差价。但是球星卡价格波动比较大,很多时候不是缓涨缓跌,而是急涨急跌。


张闻: 迅速涨跌是怎样出现的?


徐寅初: 二级市场对运动员表现的变化非常敏感。例如一位希望之星突然受伤,要缺席赛场一年,他的卡价就会迅速下跌。运动员的表现起伏会非常快的反馈在球星卡二级市场价格上,所以炒卡还是有一定风险。


04

六大制卡环节


张闻: 我们提到二级市场的波动,但实际上球星卡在一级市场的规模就已经很大。卡牌的稀缺性和种类激活了大家的收集欲望。能不能介绍一下球星卡从设计到在市场流通,具体是一个怎样的流程?


徐寅初: 球星卡从无到有,起点是获得相关IP的授权。获得授权后,接下来是联系运动员,获得一些核心运动员的签名和其他授权。例如帕尼尼是NBA的官方合作伙伴,但是詹姆斯的签名版权属于另一个公司,所以帕尼尼不能出詹姆斯的签名卡。因此拿下IP和运动员授权都是必须的前期准备。相关授权足够多后,开始策划产品相关的项目,为要出的一批球星卡整合在一个主题概念中。这是第三个步骤。


概念出来后,第四个环节是设计,先用文字解释相关概念,再设计卡牌的版式。一般来说,一款球星卡有8-15个不同的卡种。最普通的就是基础卡,其他的就是一些特别卡种,例如签名卡、闪卡等等。设计确认后是印刷环节。卡牌的基本材质是纸,但最表面会根据卡种不同覆盖不同的PET膜。印刷完之后卡牌以盲盒形式来发放,所以还有最后一个也就是第六个环节——插放,将卡牌以“无规则但有序”的方式方式放进卡包中。


张闻: 怎样理解“但有序”?


奇卡文化制作的国内运动员球星卡


徐寅初: 在一大箱卡里面,我们会保证一定会有不同种类或级别的卡牌,但不能让消费者捕捉到具体的种类和级别插放规则。这里面存在着一些有关精算的数学逻辑,去保证卡牌的插放是在遵循一定条件下显示出无规则的秩序。


张闻: 听了您的介绍后,我感觉球星卡本质上还是对体育IP的运营,是一项重要的体育衍生品业务。IP的价值与球星卡的价值存在强关联。体育IP越大,相关球星卡生意整体越好。所以某程度上球星卡生意的大小也体现一个国家体育产业、联赛的发达程度,包括有影响力运动员的多寡、人才的丰富程度、IP的厚度。


05

集卡文化深度捆绑体育文化


张闻: 假如有听众听了本期节目,也想收集球星卡,有什么正规渠道?


徐寅初: 我建议选择一些规模较大的卡店,去一些线下店铺。2021、2022年期间有大批新玩家涌入球星卡市场,有人开通了线上直播间,做些直播拆卡之类的节目。但是这些卡究竟怎么来的,背后有一定水分。除了节目开头提到的走私问题之外,卡牌行业有个更严重的问题是拆箱后还原,把卡牌塞回盒子里二次销售。所以买卡还是尽量通过大的经销商,或者国内比较有口碑、有实体店的店铺。


张闻: 二级市场交易怎样可以控制在一个合法合规的框架下进行?


徐寅初: 还是需要时间去暴露问题然后再着手解决问题。球星卡市场在国内行业发展比较短暂,大概近五六年才足以被称为形成行业。其正规化之路仍然需要时间。对于玩卡的新人来说,保持追踪发卡方的官方信息是避免踩坑的重要举措。


张闻: 球星卡也好,潮玩手办也罢,过去在大家的认知中是小孩子玩的,现在变成以都市青年乃至都市中年所青睐的业余爱好。是不是他们有着一些弥补童年、追忆童年的心态?


徐寅初: 我非常同意。我个人也算不上重度卡迷,只能算是中度,一年会投入一定的时间、精力和金钱在卡牌上。就像主持人所说,其中一部分想法是找回童年回忆。尤其是体育方面,我生于体育家庭,父母都是运动员,自小就接触体育,现在也对体育拥有情意结。小时候我当然不可能有太多资金去收集我喜欢的运动员的周边,但现在你过了三十岁、有一定的可支配资金后,你就希望持续地满足小时候的一些情怀。


所以大家也许会留意到,很多所谓的高价卡,都是几十年前的卡,卡片上是几十年前、20世纪70到90年代的的运动员。给这些卡埋单的人,相信有不少年龄比还我大,已经四五十岁了。他们小时候看过这些运动员的比赛,如今也用球星卡这个媒介去追忆小时候的英雄。


网上拍卖的90年代球星卡

图:eBay


张闻: 刚才我也提到了我对球星卡与体育产业之间的联系的看法。您怎么看?


徐寅初: 我们一直在定期总结球星卡的用户画像,有一个比较突出的感觉就是在经济发达和体育文化发达的地区,用户的数量确实比较多。我们觉得去年涌入了一批为数不少的新用户,推测起来应该就是因为刚举行完杭州亚运会。国内目前大部分球星卡玩家还是以北上广深、珠三角、长三角的人士为主。这些区域落地大型体育比赛较多,当地群众也有一定的观看体育比赛的习惯,加上相对更好的经济发展程度,这些区域对体育付费的认可度更高。这样看来对体育热情高的地区球星卡用户也更多,可以印证主持人提到的球星卡与体育产业之间的关连。


张闻: 所以我觉得球星卡以卡片的形式,链接全球体育粉丝群体。力文刚才提到他喜欢的那张卡,卡上面定格了一个激动人心的瞬间,再次说明球星卡承载着大家对体育的喜爱。球星卡作为一件体育事件的衍生品,也正在释放出更多的市场价值和文化价值。它在中国的增长,相信是中国体育产业超越预期的活力的体现。感谢两位参与本期节目,我们下期再会。




注:本文封面图来自Unsplash

相关阅读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