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激!精彩?英格兰有必要把比赛踢成这样吗?

补时第5分钟倒钩绝平,加时赛实现逆转,这样的比赛精不精彩?刺不刺激?如果只说这么一段,那它肯定是可歌可泣的经典战役。绝杀诶!倒钩诶!太霸道太解气,其回放镜头必然成为未来各种纪录片或者回顾节目中的常客。然而对于熬夜看现场直播的中国观众来说,英格兰对斯洛伐克的这场120分钟2比1肯定是让人有点难受的,因为除了短暂的高潮,它大部分都属于“垃圾时间”,令你不禁想要问一个问题,不是那个老生常谈的“英格兰为什么会踢得不好看”,而是:“英格兰有必要踢成这样吗?”


诚然,赢球就是硬道理。球队晋级8强了,还是以如此刺激的方式,那必须给“运筹帷幄”“后程发力”的主帅安排上赞歌,比如ESPN英国分部的官方社媒账号就写道:“索斯盖特在常规比赛时间的补时阶段换上托尼,后者助攻凯恩为英格兰实现了逆转。”整句话后配了一个“大脑”的图标,显然是在夸赞索斯盖特聪明绝顶。而在BBC的文字直播留言板上,一位来自美国的球迷更是写道:“对于所有讨厌索斯盖特的人来说,他今天的换人都是绝对正确的。现场调整是比赛的一部分,而他做得非常出色。”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些称赞倒也没错,英格兰确实是在换人调整之后改变了命运,但这称得上是高明的临场调度么?就像以前被英超球队压着打的皇马总能最终获胜,索斯盖特的三狮军团也早就成了一种玄学,甚至更加虚无缥缈,毕竟安切洛蒂的老辣是世人皆知的,而英格兰的各种漏洞、缺陷却是肉眼可见。就像这场比赛。斯洛伐克的进球发生在第25分钟,但在此之前三狮已经不止一次漏出身后空当——只不过丢球是左路被打穿,而更早的失误是右路连续漏掉对方的斜传或者直塞。

毫不夸张地说,除了最后的那几个瞬间,英格兰人的表现都会让你回想起他们在小组赛的各种丑陋,比如前场的各自为战,福登与贝林厄姆的毫不兼容,凯恩的状态一般无所适从等等。此役索斯盖特倒也顺应民意对首发阵容进行调整,让梅努与赖斯搭档后腰。此举有一定的效果,曼联小将在上半时也还算活跃,但他并没有解决“中场脏活苦活还是得靠赖斯”的问题,同时球队的组织调度、节奏梳理也没有迎来质变。


就这样的队伍,如果单纯从战术角度来论,它是应该输的。其实斯洛伐克明显不够强,开场后就露过几次破绽,只不过特里皮尔等人没有抓住而已。不过在稳住阵脚之后,这支国际足联排名第45位的球队便显露出了比对手清晰很多的配合思路,以及更好的战术执行力。一方面他们由前场6人组展开高强度的突袭,打乱了英格兰人的节奏,另一方面身材高大的后防线又死守阵地,坚决不让三狮冲吊得手。

只是战术并非足球的全部,个人能力的差异,在很多时候都能决定比赛胜负——尤其是在偏弱的一方消耗过大,已经无法精准坚持原有战略的情况下。所以从理论上来讲,贝林厄姆的扳平球既是一种偶然,也是一种必然,因为斯洛伐克的“搏命”战术注定无法坚持90分钟,会留给英格兰反攻的空间。

考虑到这一层因素,索斯盖特的调整就更显得耐人寻味了。他在第66分钟的第一次换人有些“逼不得已”的因素(特里皮尔受伤被帕尔默替下),然后到第84分钟才换第二人(埃泽替换梅努),再到“胜负手”托尼上场的时候,补时已经剩下不到3分钟。所以这是精准算计到了斯洛伐克“油箱已空”?还是单纯赌一把就踩到了狗屎?又或者两者都有那么一点。

关于前者,我们已经说过这是必然的。明眼人也都能看出增加中锋强化冲击力,这就是英格兰队在最后时刻的出路。既然如此,索斯盖特为什么不早一点采取行动?非要死到临头才拿出真正的后招?从过往的经验来看,这位在战术造诣上经常被质疑的教头就是爱赌一把,比如上届欧洲杯决赛,临到点球大战才换上拉什福德和桑乔。只不过那一次他赌输了,而这一次他赌赢了。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托尼助攻凯恩决定了比赛胜负,但能把比赛拖入加时赛,却也似乎和这位“超级替补”的登场关系不太大。完成头球摆渡的是矮个中卫格伊,而“高球专家”托尼当时只是在禁区中央牵扯了替补中卫真贝尔的防守。这算是为贝林厄姆拉开了空当么?不好说,因为漏人的是斯洛伐克3号瓦夫罗,他并没有盯防托尼。


贝林厄姆的倒钩也是英格兰全场第一脚命中门框范围的射门,前面12脚5次偏出7次被封堵。足球就是这么奇妙,“灵感”突然就来了,不能不让人惊叹为其折服。不过还是那句话,英格兰队的才华真需要憋到这种程度才释放出来么?现成的解决思路不是没有,比如上戈登替福登踢更传统一些的“两翼齐飞”,又或者把帕尔默加到首发增加前场的衔接能力,但索斯盖特就是这么挤牙膏,不撞南墙不开门,硬是让这种注定难看的局面持续着。而且现在你也拿他没什么办法,毕竟球赢了,要想看南门的笑话,又得指望几天后的瑞士了。

体坛周报全媒体记者 闫羽

原文链接

相关阅读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