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高温没空调,巴黎奥运city不city?


愈加炎热的巴黎和不装空调的巴黎奥运村,看起来是矛盾的对立面,但或许正是由于环境的恶化导致的极端气候频发,才让大型赛事加深了对节能减排的思考乃至实践。



文|刘成康





1924年,第八届奥运会在巴黎召开,这是一届具有开创性的奥运会:首次引入了“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格言,第一次拥有了奥运村。100年后,巴黎再迎奥运,开创性依然延续:巴黎致力于打造史上“最环保”“最低碳”的奥运会。为此,主办方宣布将不会在奥运村装设空调。这一举措引发了广泛的争议,不少人认为环保应该是全面考量,而非牺牲基本人道需求。


面对猛烈的舆论,主办方巴黎选择了妥协,表示允许代表团自行出资购买并安装便携式空调。随后,美国、加拿大、英国、意大利、德国、希腊、丹麦、澳大利亚等国已经表态会为代表团成员提供便携式空调设备,而奥运村的空调也在短时间内卖出去2500台。




虽然没有空调,但巴黎奥组委并非“毫无人性”,巴黎奥运村采用了一套如卢浮宫博物馆般利用自然资源和地下冷却的地下降温系统,奥运村的水冷却系统将从塞纳河取水来冷却空气,并随后通过管道循环大大降低建筑物的整体温度,同时建造时也选用了多种隔热的材料。巴黎奥运村和残奥村主管表示, 这套降温系统可以使建筑内部温度比室外温度低6到10℃,每间公寓都配有温控器,可以让房间的温度降低或升高2℃。 除此之外,奥运村内还安装有8000多台风扇。



01

不需要还是用不起?


其实巴黎奥运村不装空调,除了首当其冲的环保目标外,还与其环境背景有很深的关联。 在欧洲,不装空调已经成为了传统,相关统计显示,在欧洲95%以上的家庭没有空调。所以巴黎奥运村只是欧洲的一个缩影。


欧洲人不装空调很大程度上源于欧洲人“不需要”空调。欧洲的气候以温带气候类型为主,受海洋影响,全年温和多雨,夏季高温持续的时间相对短暂。再者,欧洲人向来“崇尚”环保,对空调这类高耗能的电器带有一定的偏见,因为在他们看来使用空调会带来大量的碳排放,对环境造成不小的负担。此外,很多欧盟国家对空调安装还有着严格的要求。在法国,即使空调装在自家的阳台上,通常也需要经过共同所有权人的同意和物业管理委员会的许可,如果想在自家的别墅安装空调,还要去市政厅核查通过之后才能获得许可。




近些年欧洲虽然也面临极端高温的影响, 但原本“不需要”空调的欧洲人,已经逐渐“用不起”空调了。 例如一台700欧元(约合人民币4840元)的普通分体式空调,安装费用往往和空调本身等同,而稍微大一些的分体空调,安装价格普遍在2000欧元(约合人民币1.38万元)左右,甚至还会更高。而且对现在的欧洲人来说,装得起空调也不代表能用得起。据相关机构统计,截至2023年,世界家用电费排行榜里,前三名都是欧洲国家。且在俄乌冲突以后,欧洲电费更是一路走高。对巴黎奥组委来说,不装空调,不仅能大量减少碳排放,还能省下不少的资金,何乐而不为。


“更高、更快、更强”的奥运格言在1924年巴黎奥运会被引入,2020东京奥运会,奥运格言在原本基础上新增了“更团结”,100年后巴黎再次举办奥运盛会,值得在奥运格言上再加一句“更环保”了。


02

绿色办赛已成体育界共识


大型体育赛事是一个由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参与的社会事件,筹办周期长、聚集效应强、涉及面广等特性也让大型体育赛事成为能耗综合体和碳排放大户。为此,社会各界都在为体育赛事“零排放”使尽浑身解数。


东京奥运会筹备之初,奥组委就宣布要把“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和“再回收(Recycle)”的“3R“概念作为奥运会的主导理念。让观众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纸板床,东京奥组委在奥运村准备了1.8万套硬纸板制作的床具和寝具,这些床都是由再生材料制成;床垫则由聚乙烯材料制成,后续可被用来制造其他塑料制品。此外,在奖牌、领奖台、火炬等多处场景,奥组委都使用了环保材料,奥运村内许多建筑则是由木材打造,赛事结束后将拆解运回产地进行再利用。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我们就响亮地喊出“绿色奥运”的口号, 此后从广州亚运会、北京冬奥会再到杭州亚运会,绿色主题一脉相承,成为赛事的重要底色。 北京冬奥会是历史上“最环保奥运会”,同时也是史上首个实现“碳中和”的冬奥会。2022北京冬奥会从头到尾都贯彻了“绿色办奥”这一方针,通过减少污染物排放、合理利用已有场馆、大力推进绿色能源使用,北京冬奥会的多项指标实现了冬奥历史之最。“绿电”点亮冬奥场馆、低碳完成“水冰转换”、氢燃料车保障交通、临时设施拆除后仍能重复利用等等都是北京冬奥会在环保减排上做出的努力。杭州亚运会则是亚运历史上首届“碳中和”亚运会,从筹备期开始,就通过绿色场馆、绿色电力、绿色交通、绿色办公、物资循环利用等措施,最大限度减少碳排放。


03

史上最环保:用垃圾做座椅 六成食物是素食


巴黎奥运会为了实现“最环保”奥运的目标,也是在各方面做足了功课。巴黎奥运会大量减少了基础设施建设,95%都是现有或临时场馆。例如位于奥运村中心区的影视工厂“电影城”就将改造成一家24小时营业的餐厅,也就是运动员就餐的地点。而新建造的场馆也在设计之初就考虑了气候变化,例如奥林匹克水上运动中心和拉夏贝尔竞技场在其整个生命周期内都将达到高环保性能和“低碳”标准。不仅如此,巴黎奥运会的所有场馆都将使用100%可再生能源,在部分场馆内,还安装了用可回收塑料垃圾制成的环保座椅。


奥运村除了不装空调以外,还使用了低碳混凝土、木结构和可再生地热供暖,使用的能源为100%可再生能源,采用了东京奥运会同款纸板床。



奥运村的后续使用一直是办赛方头疼的问题之一,许多奥运会在举办之后,奥运村就逐渐荒废,与办赛期间的热闹形成鲜明的对比。为了实现奥运村的二次利用,巴黎奥运将在赛事结束以后,把奥运村改造为住宅和办公区,可容纳6000名居民和6000名上班族。


在交通方面,巴黎奥运会大力推行公共交通和绿色交通。巴黎奥运会的所有场馆都可通过自行车、公交、地铁等公共绿色交通工具抵达。在比赛期间,巴黎还将在规定区域内实行交通管制,以减少汽车交通。


巴黎奥运会也将环保把贯彻到奥运会餐饮中,奥运会期间,为了减少碳足迹,奥组委将提供1300万份餐食,而这些餐食所使用的80%农产品将来自法国国内,60%的食物是素食,100%使用循环餐具。


据法国公共卫生机构估计,近十年来,因夏季高温导致的死亡人数总计超过3万之多。2019年7月,巴黎一度创下了42.6摄氏度的高温纪录。法国气象局此前也曾发出警告,法国今年夏天的气温预计将高于正常水平。愈加炎热的巴黎和不装空调的巴黎奥运村,看起来是矛盾的对立面,但或许正是由于环境的恶化导致的极端气候频发,才让大型赛事加深了对节能减排的思考乃至实践。 巴黎奥运会这次的步子似乎迈得太大,但一个沉重的现实是,在气候极端化日益严重的当下,更极端的环保措施可能正在逐渐成为人类为应对挑战而不得已为之的必须选择。


注:本文图片来自Osports 全体育、巴黎奥运会、Pixabay

相关阅读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