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来的迟早会来,昨天,中国足协官网发布了《中国足球协会关于全力做好2022赛季职业联赛相关政策落实工作的通知》,这份年内最后一次“清欠”通知对一部分俱乐部来说,恐怕会是严寒凛冬中“压倒骆驼”的最后那根“稻草”。
是“提醒”也是“通牒”
欠薪一直是中国足球的一个老大难问题,即便在当初的“金元时代”,照样存在欠薪问题。随着泡沫破灭,量入为出成为各个俱乐部普遍的运营方式,欠薪问题就更加明显。为了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今年4月,中国足协就曾发布了工作通知,要求各职业足球俱乐部分3个阶段彻底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是应在今年7月31日前解决欠薪不低于总额的30%;10月31日之前解决不低于总额70%的欠薪;所有欠薪俱乐部须于12月31日前解决2021赛季及以前所有欠薪。如今联赛接近尾声,“大限”也悄然而至。
在7月份的第一个清欠时间节点将至时,足协曾发布了一份落实工作的补充通知,及《中国足球协会关于公开接受相关人员提交投诉材料的通知》。从那时起,各个俱乐部的《欠薪汇总表》、被欠薪人员的投诉材料,以及俱乐部的还款证明,就成为相互比对核实的关键项目。之后便是致函相关俱乐部或个人,提交补充材料等相关凭证,所有这些都会与相关处罚挂钩。就在上个月月初,足协终于开出了第一张针对欠薪俱乐部的罚单。河北、武汉长江和湖南湘涛3家俱乐部因为“未能依规”清欠,被扣除联赛积分3分。那次处罚之后,河北队积分清零,而且之后的连续3场比赛单场失球在4个以上,从此便再无精气神儿。
金钟夫在位的两年,河北队从未摆脱欠薪阴霾。
十几天后,足协再次发布公告,对未能按要求在10月31日前解决欠薪总额70%的上海申花、武汉长江、河北等3家中超俱乐部,以及陕西长安竞技、四川九牛、黑龙江冰城、淄博蹴鞠、江西北大门等5家中甲俱乐部,分别处以扣除联赛积分6分的追罚。可以看出,与第一次处罚相比,这次处罚的力度已经“翻倍”。足协昨天发布的通知不过是对最终清欠的“友情提示”,提交最新还款凭证的最后时限也被定在了明年的1月6日,在那之后足协会像以往一样进行核对及补充材料的流程,不同的是这一次的“先礼后兵”产生的影响不会只是简单的联赛积分——一旦无法全部清欠,恐怕也将面临“顶格”处罚。在足协于今年4月公布的《俱乐部欠薪解决方案及罚则》中,有关“罚则”内容的第3条规定:未在2022年12月31日解决全部欠薪的俱乐部,则处以降级或取消准入资格的处罚。从足协之前两次毫不手软的处罚来看,“兑现”只是时间问题。
毫无疑问,最近被处罚的这8家俱乐部是最需要避免这份终极罚单的。其中,河北队降级已成定局,甚至连球队恐怕都很难维系下去。武汉长江的处境也好不到哪儿去,球队不光被足协扣除了积分,更悲催的是,大约一周前俱乐部还因为“非法买卖外汇”,被国家外汇管理局黄冈市中心支局罚款233.1万元。对本来就手头拮据的俱乐部来说,前景无疑更加黯淡。至于上海申花,股改的进展恐怕将成为解决欠薪问题的关键。早在上个月被罚分之后,申花主帅吴金贵就透露:“昨天中午,我们已经得到了一个好消息,上海申花的股改已经得到市政府的同意,相关主管领导已经签批。申花股改一直在推进,进行得非常顺利。对于俱乐部股改,我们全体申花人员始终坚信会有好的结果,事实也是如此。”半个月前,又有当地记者透露,此前股改的新投资方久事集团方面传来了好消息。现在双方已经进行了深入的接触,并正在商定一些细节,而且集团内部已经开始选择此项目的负责人。如果一切顺利,申花有望成为3家受罚中超俱乐部中最先解决欠薪的。
武汉长江的最终命运到底是什么?
当然,欠薪在中超、中甲都是较为普遍的现象,虽然在第二个时间节点中被罚的俱乐部只有8家,但并不意味着“年终盘点”时只有这8家处于预警线。事实上,在11月初首批俱乐部被扣分前后,绝大多数欠薪俱乐部已开始紧锣密鼓地落实欠薪清偿工作,因为不同欠薪俱乐部面临的实际困难不同,有些俱乐部甚至还通过包括“以物抵债”的形式清欠。同时,每次清欠时间节点前,都有个别俱乐部在“压哨”时刻才与球员达成共识,并落实达标所需要的各类手续——之前,受罚俱乐部从3家增长到8家,这场“收官战”前会有多少俱乐部高层寝食难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