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德兴:U23政策向左还是向右?--2022中超总结4

告别U23政策?

2022赛季中超联赛已是实施U23政策的第6个年头。不过,这些年围绕着该政策的争议始终未曾断过,最新说法是:从2023赛季开始,这项政策可能就此“寿终正寝”。当然,迄今为止官方尚未有明确说法。当然,任何政策都是利弊并存,只能是从中权衡利弊,做出最有利于事物发展的选择。

1

U23政策不只存在中超

在过去一个赛季中,围绕着U23政策最大的争议恐怕就是第一阶段比赛中大连人与广州城一仗的换人风波,最终,大连人因为违规、未能执行“整场比赛始终要有一名U23球员在场上”的规定而被判0比3告负,原本到手的胜利就这样溜走了。而这之后,2001年龄段U21国青海外拉练以及2003年龄段U19国青征战U20亚洲杯预选赛从俱乐部抽调适龄球员,中国足协与中足联筹备组推出减免政策,这就使得不少俱乐部享受到了无需派遣U23球员出场的红利,某种程度上又造成了各俱乐部之间的不公平。

当然,因为事先有政策出台,为保障国字号青少年队伍完成集训以及赛事任务,各俱乐部也未有过分的声音出现。这期间,可以减免的俱乐部球队中还是有部分仍然派遣U23球员登场,让不少U23球员得到了锻炼机会。也有一些俱乐部原本可以将被征调的球员送到国字号青少年队伍中、享受“减免政策”,但在与国字号队伍教练组协商后,主动放弃了这种减免,而是将被征调球员继续留在队中,并在联赛中继续派遣这些球员出场,像天津津门虎、武汉长江等均是如此。

所以,U23政策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很难简单一言蔽之,但有一点其实还是应该予以充分肯定的,即这项政策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还是有利于年轻球员的成长。实际上,实施U23政策的并不仅仅只有中超联赛,近邻韩国联赛中的U23政策恐怕无需多言;而在西亚方面,像卡塔尔联赛、阿联酋联赛、伊朗联赛、巴林联赛等众多联赛均有U23政策,只不过有的是U23、有的是U21,而且不仅联赛中有明确的U23或U21球员出场,还另外进行单独的U23联赛或U21联赛,即便是称为预备队联赛,每队参赛的U23球员或U21球员也是有报名数量或出场数量要求的。之所以出现这种规定,很大程度上与亚足联目前主办的每两年一届的U23亚洲杯赛有很大关系,U23亚洲杯赛作为U20亚洲杯与成年亚洲杯之间的衔接,推出的目的就是希望年轻球员在走向职业球员之间有一个更好的锻炼与成长平台。

2

U23球员加速中超过渡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中国足球“后金元时代”受各俱乐部母公司或企业经营不景气的影响,再加上疫情的冲击与影响,俱乐部财务情况不甚理想,普遍难以为继。在这种情况下,启用年轻球员成为不少俱乐部的首选,这一方面是为应付执行U23政策,另一方面则是为了进一步全面压缩俱乐部的支出,毕竟年轻球员的薪资较低。

据统计,去年二次转会之后,18家中超俱乐部最终报名参加中超联赛的球员总人数为615人。这其中,U23球员总人数为205人,刚好是报名总人数的1/3,在中超联赛各个阶段有过出场的U23球员累计为171人,占注册U23球员的83%。这是“后金元时代”近几个赛季中U23球员注册报名人数最多的一次。不得不说,在金元时代结束后,各俱乐部为减负,选择更多的年轻球员既是无奈更是现实之举。

所以,某种程度上,2022赛季中超联赛是一个过渡赛季,即各队已开始进入大幅度“新老交替”时代。同样是1999年1月1日或以后出生的球员,2022赛季出场过的球员总人数为171人,较2021赛季的91人增加了80人。这是以往从未有过的,可以说是过去一个赛季最具代表性的特征。而像广州队、河北队等这种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则属于个别现象,两队的U23球员占各自注册报名总人数的64%左右,导致球队的实力和技战术水准下滑明显,最终难逃降级厄运。

当然,2022赛季中,每家中超俱乐部的注册报名人数较先前赛季增加,规定首次注册报名的一队球员人数为18至35人、全年总人数不超过45人,U23球员数量没有注册要求,但每场比赛必须至少1人始终在场上;而2021赛季首次注册报名人数为18-30人,U21球员至少3人。而且,去年因为国字号队伍的抽调,在减免U23政策实施过程中还允许抽调人数较多的俱乐部增加注册报名球员人数。所以,这也使得过去一个赛季中有部分俱乐部的最终注册球员人数较多。这也在客观上让U23球员特别是“00后”的人数出现了较大增长。

需要说明的是,为便于统计,在去年赛季初第一次转会截止后注册报名、但在“二转”后被撤下的球员均不在统计之列。后期受疫情影响,中足联筹备组为确保赛事正常进行,允许各队临时补报,即允许各俱乐部梯队中的U21、U19甚至U17队伍中的球员注册并出场参赛,这些球员也不在正式统计之列,但这些临时“救场”的梯队球员在各自的职业生涯中,首次出场参加中超联赛的纪录将就此留下。

如果将这些临时救场的年轻球员也计算在内,则在2022赛季中超联赛中出场过的U23球员总人数为265人,也就是说,后期临时注册补报的U23球员有94人在2022赛季留下了自己在中超联赛的纪录。当然,更有不少临时注册补报的球员只是进入到替补名单中,并未有出场纪录。

3

99年龄段球员两大遗憾

在这171名有过中超联赛出场纪录的球员中,99年龄段球员包括1999年1月1日至2000年12月31日之间出生的球员,因为这个年龄段的球员本身是各俱乐部U23政策实施所依赖的重点球员,更重要的还是因为他们依然是今年9月将在杭州进行的亚运会男足赛的适龄参赛球员,而中国足协将委派扬科维奇率队征战,所以依然作为重点来予以分析。

相比2021赛季中总共有51名99年龄段球员,过去一个赛季中出场的99年龄段球员人数增加了16人。不过,这两个赛季球员变化不小,因为部分在2021赛季中出场的99年龄段球员已经在2022赛季注册报名名单中消失,或转会或彻底离开足坛;而部分在2021赛季中并未进入报名名单的99年龄段球员则进入到2022赛季的名单中。某种程度上,不得不说,U23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这些球员,让这些球员能够得以有机会延续职业生涯。一旦没有U23政策,这些球员是否还能够进入到职业一线队行列中,需要打上一个问号。

在整个99年龄段出场参加中超联赛的球员中,相比而言,入选扬科维奇的99年龄段U23国足的球员排名相对靠前,这恐怕也是意料之中。2021赛季中,出场时间最多的是守门员韩佳奇,但在2022赛季中,受伤病影响,韩佳奇将出场最多的位置“让”给了大连人队的防守型中场球员黄嘉辉。比较遗憾的是,上海申花的汪海健在2021赛季后期表现就引起了关注,甚至不少人呼吁应该在U23国足中有其位置。在过去一个赛季中,汪海健累计出场次数排名首位、出场时间排第二位,还有2个进球、1个助攻,交出的答卷也依然不错。至于未来的杭州亚运队展开集训,能否获得考察的机会,则恐怕需要看主教练扬科维奇的视角,即是否符合自己组队的思路与战术要求。而排名第三位的吴少聪,能够在赛季结束后刚刚宣布签约土超球会,也算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不过,相比而言,最令人不解的或许就是来自山东泰山的方昊,在2022年3月的迪拜杯U23国际赛中上演“大四喜”、彻底为球迷所记住之后,回到中超赛场,整个赛季仅仅只有3次替补出场的机会,而且其中1次替补出场后还被马上换下,整个赛季出场累计才50分钟。至后半段,方昊则只能去参加U21联赛,并成为U21联赛的最佳射手之一。于是,在赛季结束后,方昊通过社交平台发文,宣布离开泰山队,恐怕也就很容易理解了。而这对方昊本人以及杭州亚运队而言,一个赛季缺少高水平的比赛,亚运队恐怕也会受到一定影响。

从整个赛季来看,入选扬科维奇的国足选拔队、参加东亚杯赛的球员在联赛出场情况都还算可以,这些球员依然也将会是扬科维奇所倚重的。不过,考虑到中超联赛的实际水准,站在更高层面的亚洲赛场来衡量,尤其是从对抗、攻防转换节奏、体能等几大方面来看,我们的球员所经受的锻炼依然属于较低层面的。这对国字号队伍而言,显然是最大的不利。

4

奥运适龄球员有新面孔

在实施U23政策过程中,更多球队着眼于现实与长远,启用了大量2001年龄段以下的球员,因为2022赛季开始之时并未有“可能取消U23政策”的消息传说,如果培养出一名十八九岁的球员,球队至少可以应对三四个赛季。所以,可以注意到,1999年出生的球员是U23政策的顶格球员,但更多的俱乐部一线队以2001年、2002年,甚至是2003年、2004年出生的球员为主打去执行U23政策,这在某种程度上就加速了年轻球员的成长。对国字号青少年队伍而言,显然是一件好事。

在这方面,最成功的恐怕是成都蓉城。不管是胡荷韬还是木塔力甫,都是2022赛季中最值得关注的两位新人。而在2022赛季之前,几乎没有多少人关注过这两人,像胡荷韬都已经准备去上大学了。但不得不感慨韩国人徐正源慧眼识珠,将从未进入过职业梯队的胡荷韬与木塔力甫留在一线队,并大胆启用。结果,胡荷韬率先被2001年龄段国奥队相中,之后被2003年龄段U20国青队“抢走”,出战了去年9月的U20亚洲杯预选赛。而木塔力甫也在去年底入选U20国青参加集训,只是由于客观原因而无法入选最后的U20亚洲杯备战名单。但是,以胡荷韬和木塔力甫这两人的年龄以及过去一个赛季中所交出的答卷,未来三四个赛季,蓉城根本就不担心继续执行U23政策。

设想一下,如果更多的俱乐部球队或者有更多的徐正源,中国足坛何以后继无人、青黄不接?而不得不承认的是:徐正源之所以能够帮助中国足球挖掘出两位可塑之才,与韩国联赛中同样实施类似的U23政策有很大关系。类似的还有赛季中期从深圳队下课的李章洙,像深圳队2005年的杜月徵也是在李章洙麾下完成了中超联赛的首秀,他这个年龄属于2028年洛杉矶奥运会的适龄球员,假设能够很好地进行培养、给予更多的机会,或许未来又可以成为一名希望之星。

实际上,一个令人感到欣慰的情况是:在U23政策下,在备战U20亚洲杯决赛阶段比赛的最新一期2003年龄段U20国青队中,有11名球员已经在过去一个赛季的中超联赛中登场亮相,尽管不可能每一名球员都像高玉男那样出场参加29场比赛、累计出场1708分钟,哪怕也无法像胡荷韬、艾菲尔丁、木塔力甫等那样获得如此多的机会,但至少能够提前感受到职业联赛的氛围,这对国青队出战U20亚洲杯决赛阶段比赛还是很有帮助的。而在2021赛季,2003、2004年出生的球员总共就只有6人在中超联赛中登场过。

需要指出的是,所谓“奥运年龄段”是指2001至2004这四年出生的球员,也就是2024巴黎奥运会男足赛适龄球员。在过去一个赛季中,这些适龄球员的总人数为97人。除了2003、2004这两个年份的球员为U20国青队适龄球员、备战在乌兹别克进行的U20亚洲杯决赛阶段比赛之外。接下来,以成耀东为主教练的中国U23国奥队将很快重新展开集训。

去年8月至10月底期间,中国2001年龄段队伍前往克罗地亚展开海外拉练、参加“另类联赛”。所以,整体而言,这个年龄段中随队前往海外拉练的未必是重点,反倒是那些俱乐部留下或未能入选的适龄球员更值得关注。在这方面,像陈宇浩就一直是2001年龄段国奥队中重点使用的边后卫,在过去一个赛季中获得了28次出场机会、累计出场时间1793分钟,而且有进球和助攻,这样的锻炼价值恐怕并不比随队前往海外拉练效果差。

而来自广州城的李永佳、武汉长江队的张华峻等,以前从未进入过01年龄段队伍参加集训,在过去一个赛季中,出场次数、累计出场时间相对靠前,这样的新面孔更值得关注。如果符合国奥的技战术要求,无疑是为国奥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但是,如果没有U23政策,这些球员或许也就不会有机会冒头。

当然,比较遗憾的是,跟随01年龄段队伍前往克罗地亚拉练集训的球员之所以能够成行,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大多数在各自俱乐部队伍中打不上比赛或者比赛较少。而在结束克罗地亚回到国内后,虽然有一些球员获得了中超联赛的出场机会。但是,依然有球员连1分钟的出场都未能获得,像浙江队的郑雪健以及上海申花的蒋志鑫就是典型代表。部分则只是在最后一两分钟象征性地出场,特别是考虑到联赛后期众多球队从各自的梯队中提拔上来那么多年轻球员这样的大背景,这不得不说是件憾事。

U23政策究竟是利是弊?恐怕很难用一两句话说清楚。而且,评价这个政策本身恐怕并不能用成绩作为唯一的评判标准。反对继续执行U23政策的一大理由就是因为这项政策实施以来,中国U23队伍在2018年、2020年的两届U23亚洲杯赛以及2018年印尼亚运会男足赛上没有成绩。“以成绩为导向”,这样的政策当然会被全盘否定。但是,从年轻球员的培养与成长角度而言,这项政策其实还是起到了不少积极作用。也正因为此,在没有更好的年轻球员的培养方式与政策出台之前,轻易不要全盘否定。在这方面,中国足球的历史教训已经足够深刻。

相关阅读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