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舒适圈的追梦者值得更多面包,篮协应该“照顾”他们吗?
不管是男篮还是女篮,似乎都已经习惯待在国内联赛这个舒适圈了,而咱们国内联赛的强度又并不怎么高,长时间地待在这个温室环境,所以一旦到了国际赛场,和那些欧美强队交手,确实是会感到非常吃力。既然国内联赛的这个“高薪少事”的情况没办法改变,所以咱们是否应该考虑给那些愿意走出舒适圈,去到更高舞台历练的“追梦者”一些额外的奖励呢?
今年巴黎奥运会,李月汝绝对是中国女篮唯一一个没得黑的球员,去年联赛结束之后,李月汝便宣布自己会旅外,去到欧洲联赛打拼,而不会回到WCBA联赛,虽然在土耳其联赛和WNBA,李月汝拿到的薪水都要比在国内WCBA联赛少很多,但她能力的提升,绝对是肉眼可见的。同样对于今年努力追梦NBA的崔永熙,他如果待在国内,拿到CBA的顶薪合同只是时间早晚问题,不过这次他选择踏出舒适圈,去到美国追梦,即便能够拿到一份双向合同,但受保障部分的薪水,估计也不是很多。
之所以造成大多数球员待在舒适圈,薪水确实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拿着的钱比国外联赛多,凭什么要费神费力去到外面历练,所以如果篮协真的想要鼓励更多人走出舒适圈,那么最好给予一定程度的补偿,就像此前渡边雄太去到NBA,是得到了日本篮协的支持,而最终也得到了“双赢”,同样对于中国篮协而言,与其把经费都用在一些没有什么必要的集训上面,倒不如把这笔钱拿去奖励那些愿意出门提升自己的球员,比如一名球员进入到了欧洲联赛亦或是NBA、WNBA,就应该给予多少金额的奖励,而不是让大家一起“温水煮青蛙”。
其实运动员从事这些体育运动,薪水这方面绝对是重点,没有面包就别谈什么诗和远方,一方面鼓励人走出去,但谈到最为险胜的经济问题,都避而不谈,这确实是有些”道德绑架“了,也希望这次女篮在巴黎奥运会上的失利,能够给中国篮球的决策者一个反思的机会,如何鼓励越来越多的人可以像李月汝这样走出舒适圈,确实是值得反思。
在中国,从事这些顶级体育运动的,多多少少都是有“备选计划”的,这条路走不通,他们还留有余地,但看看美国那些顶级巨星,哈登、詹姆斯都是从贫民窟走出来的“亿万富翁”,因为出身贫苦,他们没有后路,所以必须强迫自己在这条路上成功,但回头来看看咱们的中国球员,出身卑微的职业球员,可以说是屈指可数,所以当薪水达到一定程度的情况下,那根紧绷的弦自然也松掉了。
相关阅读
最新赛程
- 12月23日 16:00 澳洲甲 麦克阿瑟FC vs中央海岸水手
- 12月23日 19:35 CBA 福建晋江文旅 vs辽宁本钢
- 12月23日 19:35 CBA 浙江稠州金租 vs广州朗肽海本
- 12月23日 19:35 CBA 广东东阳光 vs宁波町渥
- 12月23日 19:35 CBA 山东高速 vs青岛国信制药
- 12月23日 19:35 CBA 天津先行者 vs北京北汽
- 12月23日 19:35 CBA 南京头排苏酒 vs浙江方兴渡
- 12月23日 19:35 CBA 四川丰谷酒业 vs江苏肯帝亚
- 12月23日 19:35 CBA 上海久事 vs九台农商银行
- 12月24日 01:30 意甲 佛罗伦萨 vs乌迪内斯